和通判白同朝散见别

乐土民勤不带牛,观农时得看耕楼。 老惭卧阁思投绂,恩假祠宫换典州。 就第未荒三径菊,过江无俟五湖舟。 题舆别乘方腾逸,讵肯相从物外游。

译文:

在这美好的地方,百姓们勤劳耕作,社会安定(“不带牛”或许暗示没有盗牛等治安问题,体现社会秩序良好),我在考察农事的时候,还能看到那耕楼在田间工作的场景。 我年纪大了,惭愧于只能闲卧在官署楼阁中,心中想着辞去官职。好在承蒙皇恩,让我得以去管理祠宫,从而换了一个地方来做州官。 回到家中,那庭院里的菊花应该还没有荒芜。我也不用像范蠡那样坐着五湖之舟去隐居。 你这位与我一同乘车(“题舆”指州郡长官的僚属)的通判正仕途顺遂、蒸蒸日上,怎么会愿意跟我一起去追求超脱尘世的生活呢。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