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首 其一

十年不到掖垣西,旧路重寻壁已泥。 四户贵同公鼎重,九门高共斗杓携。 追思往事惊陈迹,欲和长言怯巨题。 老见诸贤虽缩忸,不量绵力尚思齐。

译文:

我已经十年没有到掖垣的西边了,再次沿着曾经走过的路寻找,墙壁都已经重新抹上了泥灰。 当年在这掖垣之中,四户官的地位尊贵如同三公之位一般重要,掖垣的九门高耸,仿佛与天上的斗杓相连。 追想起过去的那些事情,看到如今这些陈旧的痕迹,我内心感到十分惊讶。想要应和诸位的长篇诗作,却又害怕面对如此重大的题目。 我年纪大了,见到诸位贤才虽然感到局促不安,但还是不估量自己微薄的才力,希望能向大家看齐。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