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二首奉答签判学士 其一

两篇华藻敌南金,辱赠应怜旧赏音。 平日所知谁莫逆,老年于事已无心。 云霄路在看君上,诗酒盟寒且共寻。 屈指当时文学士,谁知扬子思湛深。

译文:

您赠予我的这两篇辞藻华丽的诗文,其价值可与珍贵的南金相媲美。您屈尊把它们送给我,想必是还记挂着我这个昔日懂得欣赏您才情的人。 平日里相互了解、志同道合的人能有谁呢?如今我年岁渐老,对许多事情都已没了心思。 您的前程就像那通往云霄的道路,未来一片光明,我能看到您一路高升。咱们这诗酒之约虽然有些冷淡了,但现在也可以重新寻觅往日的雅趣。 屈指细数当时那些有文学才华的人,又有谁能像扬雄那样才思深沉呢?而您就是这样才华出众的人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