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蒋颖叔金部游介亭望湖山二十四韵

我昨来余杭,孟陬值杓建。 春色正融怡,皇华纡睠眄。 言此佳山水,巧丽极怪变。 有如画屏风,罗列围四面。 城南古浮图,又为一郡冠。 联驱松径中,信步苍崖畔。 莓苔粘履屐,虬枝拂簪弁。 纵览识高深,顾慕增诧叹。 心迷真赏奇,意觉旅游倦。 物色虽难穷,指注亦粗遍。 楼台鬰相望,无异挂盘线。 向非适幽遐,何由尽闻见。 惟昔吴越君,塔庙务华焕。 依山镌大像,叠石累高岸。 经构无已时,赀费岂复算。 较其舆地中,佛寺占过半。 荣华一朝尽,金石空残片。 款识刻犹存,排衙行不乱。 虚亭复增修,郡府余壮观。 故人柏台彦,早岁历监殿。 自从交臂来,几回伤聚散。 声光日以高,使节复频换。 江湖偶追陪,旬浃停车传。 更有山林期,兹焉适予愿。

译文:

我前些日子来到余杭,正值正月时节。 此时春色正好,暖融融令人惬意,上级官员对我关怀眷顾。 他们说这里有绝佳的山水,景色精巧秀丽,极尽奇特变幻之能事。 那山水就如同画卷一般的屏风,在四周罗列环绕着。 城南那古老的佛塔,更是这一郡中的翘楚。 我们一同驱马在松径之中,悠然信步在苍崖之畔。 莓苔粘在了鞋子上,盘曲的树枝拂过我们的帽子。 尽情游览,知晓了山水的高深,心中满是倾慕,忍不住惊叹。 我完全沉浸在这美景之中,陶醉于这奇妙的景致,感觉旅途的疲倦都消散了。 这里的景物虽然难以穷尽,但大致也都游览到了。 楼台重重叠叠,相互遥望,就像挂在盘中的线一样连绵不断。 若不是来到这清幽偏远之地,哪能有如此丰富的见闻呢。 往昔吴越的君主,修建塔庙追求华丽壮观。 他们依山雕刻巨大的佛像,堆叠石头筑起高高的堤岸。 营造工程没有停止的时候,耗费的钱财又怎么能计算得清呢。 在这片土地上,佛寺占据了大半。 可那一时的荣华富贵转眼就消逝了,只剩下金石残片。 上面的题字雕刻还留存着,排列有序。 如今那空亭又经过增修,郡府仍留存着壮观的景象。 我的老友是御史台的才俊,早年就任职于监察部门。 自从分别之后,我们几次聚散,令人感伤。 他的声名威望日益提高,多次担任重要的使节之职。 此次在江湖间偶然相聚,停留了十来天。 我们还相约一起再去山林游玩,这正合我的心意。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