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景纯学士寄示嘉篇述前后过颍游览之乐不鄙虚陋曲蒙推奖感叹不足辄用本韵通成五十仰答来贶

昔岁寓文馆,雅志慕藩屏。 尝闻近畿州,胜绝惟南颍。 十年走京华,官局苦闲冷。 欲求一麾去,数奏囊章请。 适会择兹守,乘时窃侥幸。 君相宠儒林,念久贷諐眚。 旋蒙左符赐,上戴天恩并。 扁舟促行役,洪渠逐奔猛。 飘然离尘嚣,有若出机穽。 从容光景多,历览江山迥。 去都时值秋,到官月逢寎。 此邦信名区,民愿俗无警。 昔守皆巨公,今犹蒙镇靖。 非才偶承乏,继治实多幸。 前贤有规模,遇事见要领。 因此颇闲暇,得以探物景。 溪湖绕郡郭,台榭跨冈岭。 春媚花百名,秋香荷十顷。 野色连莽苍,水容迷渌浄。 虹驾逵路长,鹢泛源流永。 幽寻穷胜处,登陟疲足胫。 适意自留连,对人成诧逞。 是时汴流阻,北客多过境。 景纯罢山阴,前旆亦南骋。 予逢丈人行,再拜肃襟袊。 君待同舍生,抗礼均侪等。 公斋荐具薄,主席奉陪鼎。 馈以清淮鱼,报我龙山茗。 西园复追从,继日承音謦。 胸怀坦而夷,不事畦与町。 杯盘命镌简,丝竹烦正订。 横管教吹羌,新声赏歌郢。 善谑剧笑谐,尽欢忘醉醒。 自兹别经秋,多故值忧梗。 七月会同轨,远臣伤吊影。 交旧少经涂,酒希但虚皿。 兀然坐空合,何异蛙在井。 故人勤眷盼,尺书询动静。 新诗三百言,斫句露锋颖。 念旧起悲伤,曾游皆记省。 眷予忝畴曩,被爱逾踵顶。 感嘅知己心,中藏聊自儆。 景纯书阁老,二纪酬申丙。 当年文雅誉,久合登西省。 心贪为郡乐,旌旄屡操秉。 徊翔成淹留,前辈今谁并。 复闻乞淮藩,早已饰归艇。 南河如可棹,北渡时引颈。 溪亭待清扫,宾具重消整。 还当揖前尘,晤语慰悬耿。

译文:

这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译文: 过去我在文馆任职的时候,内心就一直向往能到地方上任职有所作为。 曾经听闻京城附近的州郡里,风景最美、最令人称绝的就是南边的颍州。 之后十年在京城奔走,任职的官署又清闲又冷清。 我一直想请求外放为官,多次呈上奏章去申请。 恰好赶上要选拔颍州太守,我趁着这个机会暗自庆幸获得了这个机会。 君王和宰相宠爱我们这些儒生,念及我长久以来也没犯什么大错。 很快就赐予我符节让我赴任,我满心感激皇恩浩荡。 我急忙登上小船开始赴任之旅,沿着大河像追逐奔涌的急流一般前行。 一下子就离开了尘世的喧嚣,就好像从危险的陷阱中逃脱出来。 在这一路上,时间充裕从容,我尽情地游览了沿途迥然不同的江山景色。 离开都城的时候正值秋天,到任颍州时月亮正圆。 这个地方确实是有名的好地方,百姓生活顺遂,社会安定没有警乱。 以前在这里任职的太守都是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到现在这里依然安定太平。 我才能平庸却有幸接任此职,继续治理这里实在是太幸运了。 前任贤能的太守已经定下了良好的治理规模,遇到事情我也能抓住要领。 因此我有了不少闲暇时间,得以去探寻当地的自然景观。 溪水和湖泊环绕着城郭,亭台楼阁横跨在山冈和岭上。 春天里,上百种花卉争奇斗艳;秋天时,十顷荷花散发着清香。 野外的景色与苍茫的大地相连,湖水清澈得让人迷醉。 彩虹般的长桥横跨在宽阔的道路上,船头画着鹢鸟的船只在悠长的源流中泛行。 我尽情地探寻那些优美的地方,登山爬坡累得小腿都疼了。 只要觉得惬意就流连忘返,还会对着别人得意地讲述这些美景。 那个时候汴河水流受阻,很多北方的客人都从这里经过。 景纯你从山阴卸任,也一路向南而来。 我遇到你这样的长辈,恭敬地行再拜之礼,整理好衣襟。 你对待我这个同舍旧人,以平等的礼节相待,就像对待同辈一样。 在简陋的公斋里,我准备的饭食很简单,作为主人我陪你一起用餐。 我送你清淮的鲜鱼,你回赠我龙山的香茗。 之后我们又一同到西园游玩,接连几日都能听到你亲切的谈笑。 你的胸怀坦荡开阔,不搞那些琐碎的界限和规矩。 你让人刻写杯盘上的文字,还仔细地订正丝竹乐曲。 我们欣赏着横管吹奏的羌乐,品味着新唱的郢中歌曲。 你善于戏谑谈笑,我们尽情欢乐,都忘了自己是醉是醒。 从那之后分别又过了秋天,我遭遇了很多变故,生活充满了忧愁和阻碍。 七月大家本应一同遵循常轨行事,可我这个远在异地的臣子却只能形单影只暗自伤怀。 过往的朋友很少经过这里,酒杯常常是空的。 我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就和井里的青蛙没什么两样。 你却还殷勤地眷顾我,写信询问我的近况。 你寄来的新诗有三百多字,每一句都锋芒毕露、文采出众。 诗中念及旧情勾起了我的悲伤,曾经一起游玩的情景都历历在目。 你还眷顾我这个往昔的友人,对我的关爱甚至超过了对自己。 我感激你这知己的心意,内心暗自警醒自己要努力。 景纯你曾在书阁任职,已经在官场沉浮多年。 当年你就有文雅的美誉,早就应该进入中书省任职。 可你却贪恋做地方官的乐趣,多次手持旌节到各地任职。 你在仕途上徘徊停留,如今还有哪位前辈能与你相比呢。 又听说你请求到淮藩任职,已经收拾好归船准备出发。 如果南河可以行船,我盼望着你北渡的时候能伸长脖子早点到来。 我会把溪亭打扫干净,重新整理好待客的器具。 到时候我会迎接你的到来,与你面对面交谈,慰藉我长久以来的牵挂。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