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赐太师致仕文彦博七言四韵诗一首

出处逢时道不殊,当年功立老闲居。 来膺冕绂三公命,归奉云章五色书。 社稷元臣名已遂,山河雄镇宠仍疏。 琼林诏饯衣冠盛,岂止都门百两车。

译文:

这首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古诗词,而是一首应和皇帝御制诗的作品。以下是它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文彦博一生出仕与退隐都正逢合适的时机,他所遵循的道义始终如一。当年他立下卓越功勋,如今年老赋闲在家。 他前来接受朝廷赐予的三公高位的任命,戴上了象征尊贵的冠冕、系上了绶带。如今回归家乡,恭敬地捧持着皇帝御笔亲书的五色诏书。 他作为国家的元老重臣,已经功成名就,声名远扬。他曾镇守一方,如同山河般稳固,即便退隐朝廷对他的恩宠依旧不断。 皇帝在琼林苑下诏为他设宴饯行,出席的官员们衣冠华丽、场面盛大。这送行的场面哪里只是当年疏广、疏受退休时都城门外百辆马车相送能比的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