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献公挽歌辞三首 其三

恻怛动旒扆,鸿胪葬老臣。 箫铙震淦口,绋翣隘漳滨。 久大英名在,哀荣异礼陈。 丰碑纪遗烈,长泣邺城人。

译文:

这首诗是司马光为魏忠献公去世所写挽歌辞中的第三首,以下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魏忠献公的离世让皇帝也为之悲痛动容,皇帝派遣鸿胪寺官员操办老臣的葬礼。 葬礼上的箫铙之声在淦口回荡,那声音震天动地;牵引灵柩的绳索和灵车上的羽饰把漳河之滨都堵塞得满满当当。 魏忠献公长久以来的伟大英名流传世间,朝廷用不同寻常的礼仪来彰显他死后的荣耀。 高大的丰碑矗立着,上面记载着他一生的功绩,邺城的百姓们长久地哭泣,对他的离去充满哀伤与不舍。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