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司马光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七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七 2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司马光 何处初寒好,初寒叠石溪。 山斜改昏晓,路曲失东西。 拾栗走村稚,凿垣巢乳鸡。 我来闲拥褐,曝背草簷低。 译文: 哪里的初寒景致最好呢?那便是叠石溪的初寒之景。 这里山峦倾斜,使得早晚的光线和景象都发生了改变;道路曲折蜿蜒,让人走着走着就辨不清东西方向。 村子里的孩童欢笑着奔跑着去捡拾掉落的栗子;农家人在墙壁上凿出窝巢,来让母鸡孵育小鸡。 我来到这里,悠闲地裹着粗布衣服,在低矮的草屋檐下晒着太阳,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惬意。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