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诗二十四韵

翰苑昔陪侍,天光辱顾瞻。 宠虽承涣汗,功不立毫纤。 山鹿缨频顿,铅刀砺不铦。 拭花眸子缺,撚雪颔髭添。 跼影惭尸素,胡颜处禁严。 辞盈虽免戾,取少讵因廉。 定鼎分都异,张官执法兼。 剡章愚恳尽,出綍茂恩沾。 原宪非无粟,胡威尚有缣。 求田近瀍洛,买宅混闾阎。 地僻宜花卉,儿勤付米盐。 倦游良足悔,居吉不烦占。 裘葛肤无见,囷仓饭属餍。 僧居闲可借,野步静无嫌。 行乐筇枝瘦,延宾稻醴甜。 麦田泥试屐,桑荫帽低簷。 爱竹忙犹种,贪书老未厌。 松烟溪石润,檀烬博山尖。 牋启来慵拆,衣冠脱怕拈。 紫毫斜倚架,黄卷密垂籖。 涸辙犹蒙润,寒灰免附炎。 所忧资秩满,但愿歳时淹。 自是散无用,非为智养恬。 圣朝英彦富,幸许一夫潜。

译文:

当年我曾在翰苑陪侍在皇上身边,有幸蒙受圣上的眷顾垂怜。 虽然承受了皇上如涣汗般的恩宠,但我却没立下丝毫的功劳。 我就像山野间的鹿,频繁地挣动着脖上的缨络,又似钝劣的铅刀,怎么磨砺也不锋利。 擦拭花时眼睛已昏花有了缺陷,捻着胡须发现颔下又添了白发。 我拘谨畏缩,惭愧自己尸位素餐,不知羞耻地身处这宫廷禁地。 我推辞过多的恩宠虽然避免了过错,但领取少量的俸禄又哪是因为自己廉洁呢。 如今定都分都的情况与以往不同,设置官职并执法兼行。 我上呈奏疏,竭尽了自己的愚诚,皇上降下诏书,赐予我丰厚的恩泽。 我并非像原宪那样贫困无粮,也如胡威还有些许缣帛。 我在瀍水和洛水附近购置田地,在街巷中买下住宅与百姓混杂居住。 此地偏僻,适宜种植花卉,孩子们勤劳,我就把家中的柴米油盐之事交付给他们。 后悔过去四处宦游,如今居住在这里吉祥如意,也不用去占卜吉凶。 无论冬夏,我的衣食都不缺,粮仓里的饭也能让我吃饱。 空闲时可以借住在僧舍,安静地在野外漫步也无人嫌弃。 拄着瘦筇杖去游玩行乐,用香甜的稻醴招待宾客。 在麦田的泥地里试试新鞋,在桑树荫下把帽子压低到屋檐般的位置。 即便忙碌也不忘种竹,到老了还是贪恋读书,怎么也读不够。 松烟墨在溪边的石头上研磨,香气如博山炉上的尖顶般袅袅升起。 书信来了懒得拆开,脱下的衣冠也怕去收拾。 紫毫笔斜靠在笔架上,书籍密密地插着书签。 我如同干涸车辙里的鱼还能得到滋润,像寒冷的灰烬不用去依附炎势。 我所担忧的是自己的官职任期已满,只希望时光能过得慢些。 我本就是闲散无用之人,并非是凭借智慧来养性恬淡。 圣明的朝廷里英才辈出,有幸能允许我这一个人隐居起来。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