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府赵侍郎二首 其一

往哲英灵在,重生出镇初。 傅岩存旧迹,棠树认前居。 美化民歌实,流言帝觉虚。 暂来淹外郡,再入老中书。 善欲皆升举,奸思尽剪除。 登科嗤负鼎,避事鄙悬车。 权助天生杀,才随道卷舒。 百官凭整肃,万物待吹嘘。 接士殊龙板,寻僧却隼旟。 嘉谋常启沃,谏草旋焚如。 赤子方安枕,黄巾亦荷锄。 囚无经宿禁,农有数年储。 山势朝衙署,河声贯里闾。 野人携此咏,将献几踌躇。

译文:

古代贤哲的英灵仿佛仍在世间,如今您如同他们重生一般开始到地方上任职。 傅岩还留存着当年傅说的旧迹,那甘棠树似乎也能让人认出前人居住过的地方。 您推行善政,百姓真切地歌颂您的功绩,那些诋毁您的流言蜚语,皇帝也已察觉是虚假的。 您暂时屈居地方任职,之后一定会再次回到朝廷中枢,在那里一直任职到年老。 您会让善良且有愿望的人都得到提拔任用,把那些奸邪的念头全部铲除。 您鄙视那些凭借不正当手段登科的人,看不起那些逃避世事早早辞官的人。 您的权力辅助上天掌管着生杀予夺,您的才华随着道义时而施展时而收敛。 百官都依靠您来整肃朝纲,世间万物都期待着您的扶持。 您接待士人时与寻常不同,寻找僧人时却放下官威。 您常常向皇帝献上好的谋略,进谏的草稿很快就焚毁,不居功自傲。 百姓们能够安心入睡,就连盗贼也放下武器拿起锄头开始务农。 监狱里没有被长期关押的囚犯,农民家中有好几年的粮食储备。 山势仿佛都朝着您的衙署,河水的声音仿佛贯穿了街巷。 我这个山野之人带着这首诗,想要献给您,心里还犹豫了好一阵呢。
关于作者
宋代魏野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征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著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为《巨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巨鹿东观集》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