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尽怪吴苏地,琼花冷不销。 时贤临水国,天气似中朝。 密逐江云堕,轻随海吹飘。 影沉松坞乱,片响苇蓬焦。 粉拂龙头舫,缯铺雁齿桥。 煮茶收岁计,宜稻采民谣。 拔笋芽先出,欺梅蕊自凋。 谁言未盈尺,犹称不封条。 郡守齐黄霸,明君迈帝尧。 县官惜歌咏,翻恐笑渔樵。

译文:

真让人奇怪啊,在吴地和苏地这样的江南水乡,洁白如琼玉般的雪花久久不曾消融。 如今贤能的官员来到这临近江河湖海的地方任职,这里的天气竟好似中原地区一般,也降下了大雪。 那细密的雪花追逐着江上的云朵纷纷坠落,又轻盈地随着海上吹来的风四处飘飞。 雪的影子落在松树林中,使得松坞看起来一片零乱;雪片飘落击打在芦苇编成的船篷上,发出细微的声响。 洁白的雪粉轻拂着装饰精美的龙头船舫,又好似绸缎一般铺满了排列整齐如雁齿的桥梁。 百姓趁着下雪煮茶,顺便盘算着一年的收成;这雪有利于稻谷生长,民间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竹笋的嫩芽在雪中率先钻出地面,而梅花的花蕊却在雪的“欺凌”下渐渐凋零。 谁说这雪还没有积到一尺厚呢,即便如此,也还是给大地带来了别样的景象,仿佛给万物封上了一条银边。 这里的郡守如同汉代贤能的黄霸一样治理有方,而当今圣明的君主更是超越了古代的帝尧。 地方官员珍惜这雪带来的美好景致,用诗歌来歌咏,却又担心这样的举动会被渔夫樵夫们笑话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