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王禹偁 笙磬同音诗 笙磬同音诗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王禹偁 鼓簧名本异,拊石意何同。 吹击虽殊致,声音忽暗通。 谁将嶰谷韵,潜合泗滨风。 莫问补天主,休寻入海工。 凤鸣应不辨,兽舞自难穷。 古乐何人会,须知政在中。 译文: 吹笙和击磬原本名称不同,一个是鼓簧发声,一个是敲击石块成音,但它们所蕴含的意趣却何其相似。 吹奏笙和敲击磬,方式虽然大不一样,然而奇妙的是,它们发出的声音却能在冥冥之中相互融通。 不知道是谁把那取自嶰谷的竹管制成的笙音,悄然与产自泗滨的磬声相融合。 不必去询问那传说中炼石补天的女娲,也不用去寻觅那潜入海底取宝的神人。 笙磬和鸣,发出的声音如同凤凰的鸣叫,让人难以分辨究竟是哪种乐器;又好像能引得百兽欢快起舞,其美妙的魅力无穷无尽。 古代这些雅乐的深意有谁能够领会呢?要知道,这背后的关键在于执政者秉持中正之道啊。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