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莲歌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 宋家池上瑞莲生,袅袅出丛抽一茎。 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 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 花落莲成碧于卵,瑟瑟尘轻熨人眼。 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瑠璃盏。 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 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 瑞莲无路达冕旒,也随众卉老池头。 吏民归美贺郡守,敢贪天功为己有。 古来善政数杜诗,桑无附枝麦两歧。 瑞莲信美产兹土,起予谩作闲歌辞。 年年更愿再熟稻,仓箱免使吾民饥。

译文:

在江城的五月里,江边时雨时晴。那荷花在各处肆意绽放,红色的花朵纵横交错,一片绚烂。 在宋家的池塘之上,一株祥瑞的莲花生长出来。它袅袅婷婷地从花丛中抽出一根茎来。茎的顶端,两朵荷花悄然绽放,就好似传说中的娥皇和女英一般。仿佛她们望着九疑山,直到苍梧山的暮色降临,而后低下头,双双映照在清澈的湘水之中。 花朵凋谢后,莲子长成,碧绿得如同卵一般,那微微颤动的样子,仿佛轻尘一般,让人看着十分熨帖。就好像萧史和弄玉举行合卺之礼时,一齐扣下那琉璃盏一样。 草木显示出祥瑞之兆,这在图史中都有记载,地方守臣完全可以把这件事上报给天子。然而我们的君主下诏抑制对祥瑞的宣扬,认为异兽珍禽都不算什么珍贵的东西。 这瑞莲没有办法被天子知晓,只能和其他的花卉一样,在池头慢慢老去。 官吏和百姓都把这祥瑞之事归功于郡守,但郡守不敢贪天功为己有。 自古以来,善政在杜甫的诗中就有体现,比如桑树没有多余的枝丫,麦子长出双穗。 这瑞莲确实美丽,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它引发了我的感慨,我姑且写下这首闲适的歌辞。 我年年都更希望能有双季稻丰收,这样就能让我们的百姓粮仓满满,免受饥饿之苦。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