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

商山三月花如火,草树青葱雨初过。 柳条渐软蝶双飞,桑叶尚多蚕一卧。 薄情野水流不回,无力春云慵欲堕。 团团榆荚是谁抛,漠漠游丝向人亸。 可怜花木间岚光,花前正好飞觥觞。 冯君夙驾一何速,捧檄银坑按辛谷。 转输昨日又移文,小甿诉牒何纷纭。 见说南山六百里,跙尽马蹄摧屐齿。 是何屈于不知己,冲斗太阿教补履。 龙无尺水且蟠泥,骥困盐车但垂耳。 片言折狱亦胡为,必也无讼方君子。 吾徒事业本稽古,得行其志当刑措。 画衣画地免烦苛,抵璧捐金返淳素。 未行此道且营营,营营为禄聊代耕。 残春小别不足念,为君高唱南山行。 南山一月期回首,莫诉临歧数巵酒。

译文:

商山的三月,花朵像燃烧的火焰般艳丽,一场春雨刚刚过去,草木青葱翠绿。 柳条渐渐变得柔软,成双成对的蝴蝶在其间飞舞;桑叶还十分繁茂,蚕儿静静地卧在上面。 那无情的野水一去不回,慵懒的春云仿佛没了力气,缓缓向下坠落。 那圆圆的榆荚不知是谁抛洒出来的,悠悠的游丝在空中低垂着,像是在向人摇曳。 可爱的花草树木间弥漫着山间的雾气,在这花前正适合举杯畅饮。 冯君你早早地就准备出发,速度可真快呀,捧着文书要前往银坑去辛谷冶查办案件。 昨天又下达了转运物资的公文,小百姓们的申诉状子纷至沓来。 听说南山绵延六百里,你一路奔波,马蹄都跑累了,木屐的齿也被磨坏了。 你这是何必屈从于那些不了解你的人呢,就像那能冲斗的太阿宝剑却被用来补鞋子。 龙没有足够的水就只能盘伏在泥里,千里马被困在盐车下也只能耷拉着耳朵。 仅仅靠几句话就断案又有什么用呢,真正的君子应该做到使社会没有诉讼。 我们这些读书人的事业本就该遵循古代圣贤之道,若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就该让刑罚闲置不用。 让犯人穿上画有特殊标记的衣服,在地上画圈为牢,免去繁琐的刑罚,人们都能抛弃财物,回归淳朴的本性。 要是还没推行这样的大道,就只能忙碌地奔波,为了俸禄暂且以此代替耕种。 这在残春时节的小别不值得太过挂念,我为你高声吟唱这首《南山行》。 我盼着你一个月后从南山回来,到那时可不要在分别时抱怨喝了太多杯酒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