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挽歌 其三

日到虞泉落,天从杞国崩。 去年寿宁节,今夕永熙陵。 薤露悲风起,松阡苦雾凝。 龙髯攀不及,千古恨难胜。

译文:

太阳落到了虞泉,就像它坠下了天际;天空好似从杞国的方向崩塌了一样。 去年的寿宁节,太宗皇帝还在享受着节日的喜庆与尊荣;可如今的这个夜晚,他却长眠在了永熙陵中。 悲凉的挽歌如《薤露》一般,伴随着哀伤的风阵阵吹起;通往陵墓的松柏小径上,凄苦的雾气凝结不散。 人们想要像传说中那样攀住黄帝的龙须一起升仙,可是却无法做到,这千古的遗憾和悲痛,实在难以承受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