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严留别韵

之子有文行,常流窃比难。 授毫秋露下,开卷古风寒。 场屋推盟主,声诗立将坛。 论儒轻五霸,议古嫉三桓。 师仰唯韩愈,才名压李观。 固穷多短褐,忧道即忘餐。 见访山围郡,相逢菊满栏。 眼青怜造士,头白愧郎官。 罢举层霄远,监州勺水盘。 贫厨兼味少,市酝数杯酸。 旧业烦君勘,新题为我刊。 临岐留雅什,天马撼金銮。

译文:

这位朋友既有文采又有德行,寻常人难以与他相提并论。 他挥毫泼墨时就像在秋露之下挥洒才情,打开他的书卷仿佛有古时的清寒之气扑面而来。 在科举考场上,他被众人推举为盟主;在诗词创作方面,他也能独树一帜,建立起自己的威望。 他谈论儒家之道时,轻视春秋五霸;评议古代史事时,憎恶鲁国的三桓家族。 他以韩愈为师,敬仰有加,才华和名声足以超过李观。 他安于穷困,常常穿着粗布短衣,但忧虑大道不行时就会忘记吃饭。 他前来探访我这被青山环绕的州郡,我们相逢时正值菊花满栏的时节。 他对有学识有才华的人青眼相看,我头发花白,身为郎官却自觉惭愧。 他科举失利,仿佛与高远的仕途相隔甚远,如今做监州这样小的官职,就像处在小小的水盘之中。 我的贫寒厨房中菜肴种类稀少,街市买来的酒也有几分酸涩。 我烦劳他帮忙查勘旧日的学业,他也为我的新诗作进行刊正。 临别时他留下了高雅的诗篇,那诗作就像天马撼动金銮殿一般气势不凡。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