阌乡县留题陶氏林亭

年来恩例得量移,祇合高歌不合悲。 消长盈虚存大易,东南西北有先师。 未抛轩冕终妨道,偶见林泉且赋诗。 何事阌乡住三日,吟情难舍竹边池。

译文:

近年来按照朝廷的恩例我得到了酌情内迁的机会,我本就应该纵情高歌,不该心怀悲戚。 事物的兴盛与衰败、圆满与缺损,这其中的规律《易经》里早有记载,无论东南西北到处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先师。 如果还没有舍弃官位,终究会对追求大道有所妨碍,偶然见到这山林泉水的美景,我便提笔赋诗。 我为什么会在阌乡停留三天呢?原来是这竹林边的池塘让我诗情涌动,实在难以割舍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