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八

曾拜四章辞相府,又陈三表罢留司。 朝廷年德刘仁轨,终始功名郭子仪。 印锁黄金尘暗澹,堂闲绿野草离披。 吾君若念先朝旧,应似文贞御制碑。

译文:

这位魏国公啊,曾经四次上奏章请求辞去宰相之位,后来又三次上表请求免去自己留司的职务。他在朝廷之中,论年纪和德行就如同唐朝的刘仁轨一般德高望重,在建立功业和保持善终方面,可与郭子仪相媲美,一生功名圆满。 如今他已离世,那曾经象征着权力的黄金官印被锁起来,上面都蒙了一层暗淡的灰尘;他往日议事的厅堂也闲置下来,堂前的绿草丛生,一片杂乱的景象。 咱们的君主如果还念着这位先朝旧臣的功劳和贡献,就应该像唐太宗为魏徵御制碑文那样,为他树立一块彰显其功绩的碑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