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大礼诗 其三

严配郊丘展孝思,质文参酌礼无违。 大羹味薄牲牷洁,至乐声和凤鸟飞。 黄道月斜风细细,紫坛天晓露霏霏。 可怜此夜商山客,画尽炉灰泪满衣。

译文:

在南郊的祭天场所举行庄严的祭祀,以此来表达对祖先的孝顺与追思之情,祭祀的礼仪在质朴与文采之间参详斟酌,完全符合礼法而没有丝毫违背。 祭祀用的肉汁味道清淡,祭祀的纯色全牲却洁净无比,演奏的祭祀音乐和谐动听,就好像凤凰都被吸引得在空中飞舞。 此时,黄道上月亮渐渐西斜,微风轻轻吹拂;紫色的祭坛在拂晓时分,沾满了纷纷扬扬的露水。 可叹啊,在这一夜,那隐居商山的人,百无聊赖地拨弄着炉火,直到炉灰都被拨完,眼泪浸湿了衣裳。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