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

六百里巉岩,岚光霁后添。 经年吟未得,尽日看无厌。 僧舍青当槛,人家翠满簷。 气蒸丹水碧,脉润紫芝甜。 岭碍翻云鹘,峰遮落海蟾。 涧深春有冻,影阔夏无炎。 势鬭嵩并华,名欺霍与灊。 石危蹲虎脚,松老咤龙髯。 晓榻便欹枕,晴楼懒下帘。 未能栖岫幌,犹道佐彤襜。 望久衣襟湿,登多屐齿粘。 何当随四皓,深隠避猜嫌。

译文:

商山绵延六百里,山势险峻,岩崖陡峭。雨过天晴之后,山间的雾气与光彩更加浓郁动人。 我一整年都在构思描绘它的诗句,却始终未能尽意。但我整日观赏这商山美景,却怎么也看不够。 僧人的房舍前,青山就像在栏杆之外;山民的屋檐下,仿佛挂满了翠绿的山色。 山间的水汽蒸腾,让丹水显得更加碧绿;肥沃的山土滋养着紫芝,想必味道十分甘甜。 高峻的山岭阻碍了在空中翻腾的鹘鹰;巍峨的山峰遮挡住了即将落入大海的月亮。 山涧幽深,即使到了春天还留存着冰冻;树荫广阔,夏天在这里也感受不到炎热。 商山的气势可与嵩山、华山相抗衡;它的名气也远远超过了霍山和灊山。 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犹如蹲伏的老虎的爪子;古老的松树枝丫纵横,好似龙的胡须在风中舞动。 清晨,我舒服地斜靠在枕头上,欣赏着商山的景色;晴天时,我也懒得放下楼阁的帘子,只想一直看着这美景。 我还没能在这山间的帷幕般的云雾中隐居下来,却还在说自己是辅佐官员的幕僚。 我长久地眺望商山,连衣襟都被山间的水汽打湿了;多次登山,鞋齿上也沾满了泥土。 什么时候我能追随商山四皓,在这深山之中隐居,躲避世间的猜疑和嫌隙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