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

元老留司卧雒阳,谏官通理辍鸳行。 仲宣旧佐红莲幕,裴度新开绿野堂。 几处古碑停马读,到时春笋约僧尝。 香山居士真容在,为我公余奠一觞。

译文:

德高望重的元老留在西都洛阳,如今卧居于此。你身为谏官,如今被调任去西都洛阳任通判,离开了在朝中如鸳鸯般排列整齐的同僚队伍。 你就像当年的王粲,曾在幕府中辅佐他人,现在要去裴度新开辟的那如同绿野堂般美好的地方任职。 你到了西都洛阳之后,想必会在许多处古老的碑刻前停下马来仔细阅读;等你到的时候,正好赶上春笋生长,不妨邀约僧人一同品尝这新鲜的春笋。 听说香山居士白居易的真容画像还在那里,等你公务之余,替我摆上一杯酒来祭奠他。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