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鸮

元精育万汇,羽族何茫茫。 为怪有鸱鸮,为瑞称凤皇。 凤皇不时出,未识五色章。 吾生在邹鲁,风土殊远方。 鸣鸠随乳燕,日夕巢我梁。 翩翾杂鸟雀,穿屋率为常。 又从筮仕来,五年居帝乡。 更直入承明,侍宴趋未央。 上林闻鶑啭,巧舌如笙簧。 鸱鸮徒知名,闻见实未尝。 顷年谪商山,听之已悲凉。 今兹出内庭,罚郡来永阳。 谁知尔𫛢鴂,营巢在城墙。 年加睡渐少,秋尽漏且长。 鸣啸殊不已,历历含微霜。 孺人泣我右,稚子啼我傍。 吾心非达士,讵免亦伥伥。 人生纵百岁,忽若石火光。 其间有穷通,幽昧难自量。 我爱臯与夔,峨冠虞舜堂。 箫韶闻九成,丹穴来锵锵。 又爱闳与散,陈力遇文王。 𬸚𬸦听岐山,多士周道昌。 嗟嗟汉贾谊,年少谪南荒。 故有𫛳鸟赋,倚伏理甚详。 郇公暨邺侯,放逐同一邦。 夜深闻此鸟,韦公涕沾裳。 李侯举酒令,斯音非不祥。 坐客如不闻,罚之以巨觞。 遂使恶鸟声,听之靡所伤。 赞皇贬袁州,怀鸮义亦臧。 乃知昔贤哲,未免亦凄遑。 况予不肖者,冒宠登朝行。 报国惟直道,谋身昧周防。 四年两度黜,鬓发已苍苍。 虽得五品官,销尽百炼钢。 何当解印绶,归田谢膏粱。 教儿勤稼穑,与妻甘糟糠。 凤来非我庆,鸮集非吾殃。 优游尽天年,身世俱可忘。

译文:

大自然的精气孕育了世间万物,鸟类多得数不清。有一种怪异的鸟叫鸱鸮,而象征祥瑞的则是凤凰。凤凰不常出现,我都没见过它五彩斑斓的模样。 我生长在邹鲁之地,这里的风土人情和远方大不相同。斑鸠跟着乳燕,从早到晚在我家房梁上筑巢。它们和那些小鸟雀一起飞来飞去,穿堂入室也是常有的事。 后来我出来做官,在京城待了五年。值夜班时进入承明殿,参加宴会时奔赴未央宫。在上林苑听到黄莺婉转啼鸣,那声音就像笙簧吹奏一样美妙。鸱鸮只是听闻其名,实际却从未见过听过。 前些年我被贬到商山,听到鸱鸮叫就觉得悲凉。如今我从宫廷被外放,被贬到永阳郡。谁能想到那可恶的𫛢鴂,竟然在城墙上筑巢。 年纪大了睡眠越来越少,秋末的夜晚漏壶计时显得格外漫长。鸱鸮叫个不停,叫声里仿佛带着寒霜。妻子在我右边哭泣,孩子在我旁边啼哭。我并非豁达之人,怎能不感到迷茫惆怅。 人生就算能活到百岁,也像石火一闪那样短暂。其间的穷困与显达,幽深暗昧难以自己估量。 我敬仰皋陶和夔,他们戴着高高的帽子在虞舜的朝堂上。舜帝演奏《箫韶》九成之乐,凤凰从丹穴锵锵飞来。我也钦佩闳夭和散宜生,他们施展才力遇到了周文王。岐山传来𬸚𬸦的叫声,众多贤才让周朝的大道昌盛。 可叹汉朝的贾谊,年纪轻轻就被贬到南方荒远之地。所以他写了《𫛳鸟赋》,对祸福相互依存转化的道理阐述得很详细。郇国公和邺侯,都被放逐到同一个地方。深夜听到这鸟叫,韦公泪水沾湿了衣裳。李侯却举起酒杯下令,说这声音并非不祥之兆。宾客们假装没听见,结果被用大酒杯罚酒。这样一来,这恶鸟的叫声听起来也没那么让人难受了。 赞皇公被贬到袁州,对待鸱鸮的态度也很好。由此可知,过去的贤哲们,也难免会有凄凉彷徨的时候。 何况我这样不成器的人,承蒙恩宠进入朝廷为官。我报效国家只知道秉持正直之道,却不懂得为自身谋划周全。四年间两次被贬官,我的鬓发已经花白。虽然得到了五品官职,却早已磨尽了刚硬的意志。 什么时候能解下官印,回到田园告别富贵生活。教导儿子勤劳耕种,和妻子一起安于粗茶淡饭。凤凰飞来不是我的福庆,鸱鸮聚集也不是我的灾祸。悠闲自在地度过一生,忘掉这世间的纷纷扰扰和自己的身世。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