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直出玉堂,诏授尚书郎。 朝佥假郡印,承乏来永阳。 喜开黄纸书,云替刘职方。 职方老状头,畴昔名擅场。 宦游三十载,寸进鸳鹭行。 未出六品班,须鬓已垂霜。 顾予新进生,遭时恣翱翔。 纶闱与内署,掌诰侍玉皇。 夜召赴浴殿,春游醉柏梁。 晚出银台门,朝服含天香。 为儒能到此,自道摩穹苍。 今年四十二,典郡清淮旁。 卧锦郎位正,腰金服色光。 见君深自愧,抚己庸何伤。 古人重交代,子孙不相忘。 西掖替左司,刘白形诗章。 况我忝翰林,而君列文昌。 待将官与氏,山寺题修篁。 共保不朽名,他年比甘棠。 升沉何足道,聚散安有常。 且当唱此诗,为君送离觞。
送刘职方
译文:
你从翰林院值完班出来,就接到诏书被授予尚书郎之职。朝廷官员们商议后让你暂时代理郡印,你就来到了永阳任职。
我满心欢喜地打开黄色的诏书,上面说让我接替你刘职方的位置。你刘职方可是当年科举的状元,从前声名远扬。你为官已经三十年了,在官场中却只缓慢升迁。到现在还没超出六品官员的行列,胡须和鬓发都已经雪白如霜。
看看我这个刚刚崭露头角的新人,正逢好时机得以尽情施展抱负。我在中书省和翰林院任职,掌管起草诏书,侍奉在皇帝身边。夜晚被皇帝召到浴殿商议国事,春日里游玩,在柏梁台宴饮沉醉。傍晚从银台门出来,朝服上还带着皇宫中的香气。作为一个儒生能到这样的地步,我自己都觉得仿佛触摸到了苍穹。
我今年四十二岁,就已经在清淮旁边的郡中担任郡守。郎官的职位名正言顺,腰间挂着金印,官服色彩鲜亮。见到你我深感惭愧,反思自己又怎能不感到悲伤呢。
古人很看重官职的交接更替,交接的人子孙后代都不会忘记彼此。当年在中书省,刘禹锡接替左司郎中一职,他和白居易为此写了不少诗篇。何况我有幸在翰林院任职,而你位列尚书省。
我打算把官职和姓氏刻在山寺的翠竹上。我们共同保有这不朽的名声,日后就像人们怀念召公的甘棠树一样被人铭记。
官职的升降又哪里值得一提,人与人的相聚离散又哪有长久不变的呢。现在就让我吟唱这首诗,为你送上这离别的美酒。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