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 鹤脰老更长,龙骨干且奇。 我问何所来,来从西南夷。 因思汉武帝,求此民力疲。 明明圣天子,德教加四维。 蛮貊尽臣妾,县道皆覊縻。 僰僮与笮马,入贡何累累。 此竹日已贱,轻视如蒿藜。 我年三十七,血气未全衰。 况在紫微垣,动为簪笏覊。 倚壁如长物,岁月无所施。 寸心空爱惜,惜此来天涯。 忽承明主诏,来谒太一祠。 再见刘先生,气貌清且羸。 持此以为赠,所谓得其宜。 少助橘童力,好引花鹿随。 步月莫离手,看山聊搘颐。 微物懒致书,故作筇竹诗。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
译文:
有客人送给我一根竹杖,它由九节组成一整枝。这竹杖像仙鹤的脖颈,既长且显得老旧,竹身犹如龙的骨头,粗壮又奇特。
我问这竹杖从哪里来,客人说它来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这让我想起汉武帝当年,为了求取这种竹子使得民力疲惫。如今我们英明的天子,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天下。四方的少数民族都臣服于朝廷,偏远地区的州县也都被朝廷管控。西南地区的僰族童子和笮地的马匹,前来进贡的数量众多。所以这种竹子如今越来越不值钱了,人们像对待野草一样轻视它。
我今年三十七岁,血气还没有完全衰弱。况且我在朝廷任职,一举一动都受到官职的束缚。这竹杖靠在墙边成了多余的东西,长时间以来都没派上用场。我心里空自爱惜它,可惜它跟随我来到了这遥远的地方。
忽然接到英明君主的诏书,让我去太一祠参拜。我再次见到了刘先生,他气质容貌清瘦羸弱。我拿着这竹杖把它赠送给刘先生,觉得这是最合适的安排。希望它能稍微帮一帮帮您干活的小童的力气,也方便您引着花鹿跟随。您在月下漫步时别让它离手,看山的时候还可以用它支着下巴。这只是个小物件,我懒得专门写信,所以就写了这首关于筇竹的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