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哀诗 故国子博士郭公

汾阳饱经术,赋性甚坦率。 在昔举神童,广场推杰出。 尚书诵在口,何论落自笔。 总角取科名,弱冠纡缨绂。 早佐湘阴幕,汉鼎入周室。 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扪虱。 周行亦黾勉,吏隠多放逸。 滑稽东方朔,图画王摩诘。 古文识科斗,奥学辨萍实。 字穷苍颉本,篆证阳冰失。 王绩醉为乡,伯伦居无匹。 俸钱乏一囊,宦路从三黜。 朱衣多不著,白发仍慵栉。 渐老覊旅年,方见升平日。 忽以伎术召,此意殊鬰鬰。 放口忤无须,何门求造膝。 遁逃终见捕,谴逐道中卒。 遗孤落闾阎,荒冢鸣蟋蟀。 手泽渐难求,谁家耀箱帙。 投吊焚此诗,九原应有物。

译文:

汾阳的郭公饱读经书学问高深,他的性情十分坦率。往昔他曾以神童身份被举荐,在众多神童里脱颖而出。《尚书》能熟练地背诵出口,写文章更是一挥而就。他年纪尚小就取得了科名,二十岁就身佩官印。 早年他在湘阴幕府任职,后来朝代更迭,后汉政权被后周取代。他壮志难酬,放弃了施展抱负的想法,开始佯装癫狂,像王猛扪虱而谈那样不羁。在朝廷为官他也只是勉强应付,以吏为隐,生活放浪不羁。他就像滑稽多智的东方朔,也如擅长作画的王摩诘。他能辨识古文中像科斗一样的文字,精通深奥的学问,能辨别出萍实的来历。他对文字的研究穷尽了仓颉造字的本源,能指出李阳冰篆书的错误。 他像王绩一样以醉乡为乐土,又似刘伶那样洒脱不羁无人能比。他俸禄微薄,连一袋子钱都难以积攒,仕途上更是多次被贬黜。他常常不穿官服,白发也懒得梳理。随着年纪渐长,一直漂泊在外,直到国家迎来了太平盛世。 忽然有一天,他因为技艺被朝廷征召,可他对此心里十分郁闷。他心直口快,冒犯了那些当权者,又找不到门路能向君主当面进言。最终他选择遁逃却还是被抓捕,在被贬逐的途中不幸离世。 他留下的孤儿流落在民间,他的荒坟边只有蟋蟀在哀鸣。他生前的手迹渐渐难以寻觅,又有谁家能收藏并使他的著作闪耀于世呢?我写下这首诗来凭吊他,相信九泉之下的他应该能感受到我的心意。
关于作者
宋代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