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三门禹祠 其二

赑屭青崖裂,喧豗白浪豪。 客舟浮木叶,生理脱鸿毛。 栢映孤峰短,铭书绝壁高。 河师不耕织,容易戏风涛。

译文:

在这三门之地的禹祠旁,那背负石碑的赑屭雕像所在的青崖好似被撕裂开来,显得格外险峻。黄河的浪涛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白色的浪花汹涌澎湃,气势十分豪壮。 过往的客船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树叶一样,在这波涛中显得那么渺小、脆弱。人们在这里讨生活,就如同鸿毛一般,轻飘飘且充满了不确定性,随时可能遭遇危险。 祠旁的柏树映衬着孤立的山峰,柏树显得矮小。而那赞颂大禹功绩的铭文刻在陡峭的绝壁之上,高高在上。 那些驾船的船夫不用从事耕种和纺织,却能轻松自在地在风涛中穿梭嬉戏,似乎全然不惧这汹涌的黄河。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