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常州东山亭二首 其一

谢傅英声高可攀,结茅积土想东山。 常忧胜概一朝尽,岂信风流千古还。 麈尾蒲葵供永日,酒樽棋局奉欢颜。 贤侯心迹遥相望,不使兰陵风月闲。

译文:

谢安太傅那卓越的声名,高高在上似乎可以去攀附。如今人们在这里结起草庐、堆积泥土,想必是在追想当年谢安隐居的东山。 我常常担忧那些优美的胜景有一天会消失殆尽,却没想到这潇洒的风度、高雅的韵致历经千古还能重现。 在这里,手持拂尘、蒲葵扇,可以悠然度过漫长的时光;摆上酒樽、棋局,能让人展露欢快的容颜。 这位贤明的地方长官的心意和当年的谢安遥遥呼应,不会让这如兰陵般美好的风光和月色闲置啊。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