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师挽歌三首 其二

美化流民物,薰然遗爱多。 栾公当日社,邵父至今歌。 庭有三鳣集,门容驷马过。 欲知余庆在,公鼎格平和。

译文:

这并不是一首古诗词,而是一首挽歌,是对文太师的赞颂与缅怀。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太师在位时推行的美政教化让百姓和万物都受其恩泽,他离去后还留下了许多令人感怀的仁爱事迹。他就像当年的栾布,深受百姓爱戴,百姓为他立社纪念;也如同邵信臣一般,至今仍被人们歌颂。 他家的庭院曾有三条鳣鱼聚集,这是吉祥的征兆,预示着家族的兴盛;他家的大门宽敞,能够让四匹马拉的车顺利通过,彰显着家族的富贵与荣耀。 若要知道他为家族留下的福泽绵延何处,看看他家中世代为官的鼎鼐(象征着地位和权力),以及家族中平和的氛围与安稳的发展就知道了。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