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景亭 宝峰亭

孤亭冠山椒,下视物不隔。 六合纵心赏,万家穷目力。 髻鬟乌奴翠,衣带嘉陵碧。 霞生白水尾,日没九陇脊。 烟凝朝夕市,尘飞往来驿。 虽复对纷纭,何尝改岑寂。 实兼观风远,非徒选胜适。 巴峡少平田,每苦天宇窄。 及兹伏櫺槛,坐瞰南北极。 先君昔乘轺,名题古寺壁。 侍行尚垂髫,孤露今戴白。 读君登临诗,旧游皆历历。 永无膝下欢,终篇涕沾臆。

译文:

会景亭和宝峰亭,高高地矗立在山顶之上,站在亭中向下望去,世间万物一览无余。 整个天地都任由我尽情观赏,极目远眺能看尽城中万家的景象。远处的山峦如同乌黑发髻般翠绿,嘉陵江就像飘动的绿色衣带。 白色江水的尽头云霞升腾,太阳在九陇山的山脊处缓缓落下。早晚集市上烟雾弥漫,往来驿站间尘土飞扬。 虽然眼前是这般纷繁热闹的景象,但亭子周围静谧的氛围却从未改变。这亭子不仅适合登高望远欣赏美景,更能让人观察到社会的风貌,并非只是为了选择一处优美的地方游玩。 巴峡一带很少有平坦的田地,人们常常苦恼于天空和视野的狭窄。而此时我伏在亭中的栏杆上,能够坐着俯瞰南北的极远处。 当年我的父亲曾乘坐着轻便的马车来到这里,把名字题写在了古寺的墙壁上。那时我还是个垂着头发的孩童陪在父亲身边,如今父亲早已离世,我也已是白发苍苍。 读着您写的这篇登临之作,过去的游玩经历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可我再也无法享受在父亲膝下承欢的欢乐了,读完这首诗,泪水沾湿了我的胸膛。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