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君倚日本刀歌

昆吾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𨱎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攘祅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丱老。 百工五种与之俱,至今器用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嗟予乘桴欲往学,沧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叹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译文:

传说中昆吾那个地方路途遥远,如今已经无法再与之相通,世间流传着能切玉的宝刀,但谁又能真正了解其究竟呢。 如今有宝刀最近出自日本国,是越国的商人从沧海东边带回来的。这刀的刀鞘用鱼皮装饰包裹在香木之上,上面黄白相间,是用𨱎石和铜搭配镶嵌。这把刀价值百金,流转到了喜好这类事物的人手中,人们佩戴它可以驱邪避凶。 听说日本国位于一座大岛上,那里土壤肥沃,物产丰饶,而且风俗很好。他们的祖先本是徐福欺骗秦朝百姓,带着一群孩童去海外采药,结果留在那里,那些孩童都变老了。徐福还带去了各行各业的工匠和各类种子,所以直到现在他们制作的器物都很精巧。 前朝的时候,日本和我们常有朝贡往来,他们那里的读书人往往擅长写文章、作辞藻优美的诗文。当年徐福东渡的时候,秦始皇还没有焚烧书籍,所以据说有一百篇逸书至今还保存在日本。但他们有严格的法令,不许这些书传入中国,所以世上没有人能认识那些古文字。 我叹息着想要乘船前往日本学习那些古文典籍,可是茫茫沧海波涛浩荡,根本没有通航的渡口。这真让人感慨万分,坐着坐着就流下泪来,再看看我这把锈迹斑斑、短小粗涩的刀,又哪里值得一提呢。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