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

穷冬北上太行岭,霰雪𫄙结风峥嵘。 熊潜豹伏飞鸟绝,一迳仅可通人行。 僮饥马羸石磴滑,战栗流汗皆成冰。 妻愁儿号强相逐,万险历尽方到并。 并州从来号惨烈,今日乃信非虚名。 阴烟苦雾朝不散,旭日不复能精明。 跨鞍缆辔趋上府,髪拳须磔指欲零。 炭炉炙砚汤涉笔,重复画字终难成。 谁言醇醪能独立,壶腹迸裂无由倾。 石脂装火近不热,蓬勃气入头颅腥。 仰惭鸿鴈得自适,随阳南去何溟溟。 又惭鳦鸟识时节,岩穴足以潜微形。 我来盖欲报恩分,契阔非狥利与荣。 古人有为知已死,只恐冻骨埋边庭。 中朝故人岂念我,重裘厚履飘华缨。 传闻此北更寒极,不知彼民何以生。

译文:

深冬时节,我向北翻越太行山岭,霰雪交织在一起,狂风猛烈地呼啸着。 熊和豹都潜伏起来,飞鸟也绝迹了,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仅能容人通行。 书童饥饿,马匹瘦弱,石头台阶又很滑,大家浑身颤抖,流的汗瞬间就结成了冰。 妻子愁苦,孩子号哭,我强撑着带着他们继续赶路,历经无数艰险才到达并州。 并州向来就以环境恶劣、气候寒冷著称,如今我才相信这并非虚名。 早上,阴沉沉的烟雾和苦涩的雾气始终不散,就连初升的太阳也显得黯淡无光。 我跨上马鞍,拉紧缰绳,赶往官府,头发卷曲,胡须张开,手指都快冻掉了。 用炭炉烤热砚台,用热水蘸笔,可反复写字还是很难成功。 谁说醇厚的美酒能让人抵御寒冷呢,酒壶都冻裂了,根本没法倒出酒来。 用石脂生火,靠近了也感觉不到热,那燃烧时散发的刺鼻气味冲进脑袋,让人难受。 抬头看着鸿雁,我感到十分惭愧,它们能够自由自在地顺应阳气往南方飞去,消失在茫茫天际。 又惭愧燕子能知晓时节变化,找到岩穴足以隐匿自己微小的身形。 我来到这里是为了报答恩情,历经离别之苦并非是为了追逐利益和荣耀。 古人会为知己而死,我只怕自己会被冻死,尸骨掩埋在这边疆之地。 朝中的老友难道会想起我吗?他们穿着厚厚的皮衣、鞋子,帽上还飘着华丽的缨带。 听说这并州以北更加寒冷至极,真不知道那里的百姓是怎么生存下去的。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