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慧师归眉山

至人心如云,去住唯所适。 飘飖涉四海,岂复校喧寂。 朅来王城游,红尘暧晨夕。 忽思还故峰,不可留宿昔。 离合皆自然,于何寄驩戚。 从兹坐林下,白首傲泉石。 山鸟集掌中,巴猿侍瓶锡。 寺前烟蔓深,何处求行迹。

译文:

那些真正达到了高深境界、心怀至道的人,他们的心境就如同天上的云朵一样,无论飘向哪里、停留何处,都能安然自在、随遇而安。 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在四海之间漂泊漫游,根本不会去计较所处的环境是喧闹还是寂静。 文慧师您来到了这繁华的王城游览,那热闹尘世的滚滚红尘从早到晚都弥漫在四周。 可忽然间,您又思念起故乡的山峰了,一刻都不想再多停留。 人与人的分离与相聚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又何必把欢喜和悲戚寄托在这些事情上呢? 从此之后,您回到故乡坐在山林之下,直到头发花白,自在地与清泉、山石为伴,过着傲世的生活。 山中的鸟儿会聚集在您的手掌之上,巴地的猿猴也会恭敬地侍奉在您的禅杖和水瓶旁边。 到那时,寺庙前烟雾缭绕,藤蔓幽深,又到哪里去寻找您的踪迹呢?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