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尚仁义,宝用为身资。 其人苟不贤,富饶亦胡为。 所以回宪徒,不厌糠与藜。 当时万金产,令名传者谁。 之美初解褐,为吏长河湄。 月得数斗禄,仅足供𫗴糜。 谓言家无宝,不必修藩篱。 囊衣不自暖,乃为偷意窥。 穿墉入其室,探取无纤遗。 从事借之带,同列乞其衣。 日高服未具,不敢逾门畿。 萧条四壁寒,独立空自嗤。 援毫引幅纸,书作二贫诗。 上言运命邅,温饫无时期。 下嗟职事劳,旧学日以隳。 乃知贤者心,不独忧寒饥。 𡒄坎虽益多,志业终无衰。 我实甚贫者,视君犹白圭。 行年三十余,碌碌无佗奇。 庇身太学官,旦夕唯盐虀。 读君二贫作,我事借君词。 君诚士林秀,不免青衫卑。 满腹岂无才,抱蓄未有施。 不用固为小,用之活蒸黎。 如君有此富,岂必藏珠玑。 财贫非道贫,已矣何嗟咨。
和之美二贫诗
译文:
君子崇尚仁义道德,将其当作自身最宝贵的财富。倘若一个人品德不佳,即便拥有万贯家财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像颜回、原宪这样的人,即便只能以粗糙的糠菜为食,也不会心生不满。在那个时代,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很多,但能留下美好名声的又有谁呢?
之美刚刚脱去平民的衣服开始为官,在长河岸边任职。每月所得的那几斗俸禄,仅仅够勉强维持温饱。他说家里没有什么宝贝,也就不用修筑藩篱来防盗。可即便他的衣服单薄破旧难以保暖,还是被小偷盯上了。小偷挖穿墙壁进入他的屋子,把能拿走的东西搜刮得一干二净。同事们只好借给他腰带,同僚们送给他衣服。每天太阳都升得很高了,他还因为衣服没穿戴整齐,不敢迈出家门。家里空荡荡的,四壁透寒,他只能独自站在那里自我嘲笑。
他拿起笔,铺开纸张,写下了两首关于贫困的诗。诗里上半部分诉说命运坎坷,不知何时才能过上富足温暖的生活;下半部分哀叹工作辛劳,曾经所学的知识也渐渐荒废了。由此可知,贤德之人心中所忧虑的,并不只是寒冷和饥饿。虽然遭遇的挫折越来越多,但他们的志向和事业的追求始终不会衰减。
我其实也是个十分贫困的人,相比之下,我觉得你就像洁白无瑕的美玉。我都三十多岁了,还庸庸碌碌,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我在太学里谋得一个职位勉强安身,每天早晚只能吃点咸菜。读了你写的这两首关于贫困的诗,我感觉我的经历都可以用你的诗句来描述。
你确实是士林之中的优秀人才,却不免处于低微的官位。你满腹才华,却一直未能施展。不被任用固然会觉得有些委屈,但一旦被重用,你定能拯救百姓于水火。像你这样拥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富有”之人,又何必非要去收藏那些珍珠美玉呢?物质上的贫困并非道德和精神上的贫困,想开点吧,又何必为此唉声叹气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