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歌

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 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 银鞍玉镫黄金辔,广路长鸣增意气。 富平公子韩王孙,求买倾家不知贵。 芙蓉高阙北向开,金印紫绶从天来。 路人回首无所见,流风瞥过惊浮埃。 如何弃置归皂栈,踠足垂头困羁绊。 精神惨澹筋骨羸,举目双睛犹璀璨。 伏波马式今已无,子阿肉腐骨久枯。 举世无人相骐骥,憔悴不与驽骀殊。 神兵淬砺精芒在,宝鉴游尘肯终晦。 君今鬋剔被鸣鸾,尚能腾踏昆仑外。

译文:

大宛国那流着血汗的宝马自古以来就闻名遐迩,青海地区的龙种马骨骼更是奇特不凡。过去我曾见过画在网丝上的骏马图,没想到如今在现实人间竟真的见到了这样的良驹。 这匹马配着银质的马鞍、玉制的马镫和黄金打造的缰绳,在宽阔的道路上长声嘶鸣,更增添了它的非凡意气。富平公子、韩家的王孙贵族,为了买下这匹马不惜倾家荡产,也不觉得它价格昂贵。 芙蓉高阙的大门向北敞开,朝廷赐予的金印紫绶如同从天而降。当马疾驰而过,路人回首时已不见它的踪影,只看见它带起的风流瞬间掠过,惊起了地面的浮尘。 可为何这匹马最终被弃置在马棚之中,屈居于此,马蹄弯曲,垂着头,被困于缰绳羁绊。它精神萎靡,筋骨瘦弱,然而抬起头来,那双眼睛依旧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像伏波将军马援所铸的相马铜式如今已不复存在,子阿那样善于相马的人也早已死去,尸骨都已腐朽。整个世间没有人能识别这千里马,它变得憔悴不堪,和那些劣马没有什么区别。 这匹马就像经过淬炼的神兵,它的精芒依然存在;又似蒙上灰尘的宝镜,怎肯永远被晦暗遮蔽。如果你现在为它修剪鬃毛,让它佩戴上鸣鸾配饰,它依然能够奔腾飞跃到昆仑之外。
关于作者
宋代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