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晋表里,方伯陜西东。 昔重诸侯选,今烦太史公。 固疑多直谏,不得久居中。 时论讥忧半,天心待考功。 旌麾都护道,谣俗召南风。 偃息甘棠下,知君简易同。
送孙之翰知陜府
译文:
### 诗歌背景解释
孙之翰即孙抃,他将要去担任陕府知府,刘敞写这首诗为他送行。陕府在今河南三门峡一带,在当时是重要的地方。诗中用了很多典故来表达对孙之翰的赞美和期许。
### 译文
那险要的山河,是晋国的内外屏障,如今您要去担任陕州这个处于陕西和山东之间重要地区的长官。
从前,这里对诸侯的选拔就十分看重,如今,却要劳烦您这位像太史公一样有学识、有声望的人前往。
我原本就猜想您常常会直言进谏,所以不会在朝廷中枢长久任职。
当下的舆论批评说忧患已经占了一半,但上天的心意还要等着考察您的功绩来定。
您带着旌旗仪仗前往都护管辖的道路,当地的百姓会传颂像古代召公那样的好风尚。
您在甘棠树下悠然休息,我知道您会像召公一样以简易之道治理地方。
### 注释及说明
- “山河晋表里”:出自《左传》“表里山河”,指晋国地势险要,外有河,内有山。这里用来形容陕府地势重要。
- “方伯陜西东”: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陕府位于陕西和山东之间,是重要的地方长官驻地。
- “太史公”:原本指司马迁,这里用来称赞孙之翰有学识、有地位。
- “直谏”:指直言进谏。
- “时论讥忧半”:当时的舆论认为国家有很多忧患。
- “天心待考功”:上天的心意要看孙之翰到任后的功绩。
- “旌麾都护道”:旌麾指旗帜仪仗,都护道指孙之翰要去的地方。
- “谣俗召南风”:召南风指古代召公治理地方时深受百姓爱戴,这里希望孙之翰也能像召公一样。
- “偃息甘棠下”:召公曾在甘棠树下办公,这里用甘棠树象征孙之翰治理地方时的仁政。
- “简易同”:指以简易之道治理地方,就像召公一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