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

忆昔江西别子时,我初折腰五斗粟。 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飞光如转烛。 子遗万事遂恬旷,我系一官尚局促。 早衰胆气自然薄,多病颠毛那更绿。 人情畦畛阻肝膈,世路风波悸心目。 每嗟太守两朱轮,宁及田家一黄犊。 幸逢怀绂入斗牛,喜得披山收宝玉。 薄材顽钝待磨琢,旧学抢攘期反复。 云鸿可近眼先明,野鹿尚縻颜自忸。 长须幸未阻诲存,下榻应容拜临辱。

译文:

回忆往昔在江西与你分别的时候,我刚刚为了微薄的俸禄开始屈身做官。 南北两地相互遥望,已经过去了十八年,时光飞逝,就像转动的蜡烛光影,转瞬即逝。 你抛开了世间万事,心境恬淡而豁达,我却被这一官半职所束缚,过得十分局促。 我过早地衰老,胆量和气势自然就变得薄弱,又身患多种疾病,头发怎么可能还乌黑浓密呢。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为各种界限而阻隔在内心深处,人生的道路上风波不断,让我触目惊心。 我常常感叹身为太守,乘坐着华丽的双轮车,却还比不上农家的一头小黄牛自由自在。 幸运的是,我现在带着官印来到了这如同斗牛星宿分野般的地方,高兴的是能够深入山林探寻珍贵的宝玉。 我才能浅薄又愚钝,正期待着有人来雕琢打磨,过去所学的知识也在纷扰中需要重新梳理。 就像那高飞的云中之鸿可以靠近,让我的眼前顿时明亮起来,而我却像被束缚的野鹿,羞愧之情溢于颜面。 还好你没有中断对我的教诲和关心,希望你能屈尊到我这里来,就像徐孺子下榻接待贤士那样接纳我。
关于作者
宋代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