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襄阳携家夜登岘山置酒

维舟沔南岸,置酒岘山堂。 入坐松雨湿,吹衣水风凉。 烟岭火明灭,秋湍声激扬。 乍释尘垢累,况余灯烛光。 羊公昔宴客,为乐未遽央。 而我独今夕,携家对壶觞。 颇适麋鹿性,顿惊清兴长。 归去任酩酊,讵期夸阿强。

译文:

我们把船停靠在沔水南岸,然后在岘山堂摆下了酒席。 走进座位,仿佛有松林间的雨丝沾湿了衣裳,水面上吹来的风,轻轻拂过,带来阵阵凉意。 烟雾笼罩的山岭上,火光时明时暗,秋天湍急的水流发出激昂的声响。 我一下子摆脱了尘世的繁琐和拖累,更何况还有这温暖的烛光相伴。 当年羊祜在这里宴请宾客,那欢乐的时光似乎没有尽头。 而我却在今晚,带着家人一起,对着美酒尽情畅饮。 这样的情境很适合我如同麋鹿般喜爱自然、自由随性的性情,我一下子就惊喜地发现自己的高雅兴致变得悠长。 等酒宴结束,我就放任自己喝得酩酊大醉后回家,哪里还想着要像王敦一样,酒后吟诵诗篇来向人夸耀呢。
关于作者
宋代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