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二首 其二

蛾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自信无由污白玉,向人不肯用黄金。 一辞椒屋风尘远,去托毡庐沙碛深。 汉姬尚自有妒色,胡女岂能无忌心。 直欲论情通汉地,独能将恨寄胡琴。 但取当时能托意,不论何代有知音。 长安美人夸富贵,未央宫殿竞光阴。 岂知泯泯沈烟雾,独有明妃传至今。

译文:

这位绝代佳人有着无比美丽的容貌,在御花园里,连花儿见了她都自愧不如。她坚信自己品行高洁,就像无瑕的白玉,绝不会被玷污;她也不肯像其他人那样,用黄金去贿赂画师以求得到皇帝的青睐。 她一旦告别了华丽的后宫,便踏上了漫漫的风尘之路,去那遥远的北方,在毡帐里生活,置身于广袤的沙漠深处。汉朝的宫女们尚且会心生嫉妒,更何况那些匈奴女子,又怎会没有忌恨之心呢? 她一心想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到汉朝故土,只能独自将满腔的怨恨寄托在胡琴的旋律之中。她只在意当时能通过琴声表达出自己的心意,并不在乎在哪个时代会有真正懂她的知音。 长安城里那些美人整日炫耀着自己的富贵,在未央宫殿里虚度着光阴。可谁又能想到,她们大多都在岁月的烟尘中渐渐被人遗忘,唯有王昭君的故事流传至今。
关于作者
宋代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