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宣州杜都官

夜闻陵阳峰上雨,晓见宛溪春水平。 画船不待双橹挟,归客喜成千里行。 牧之文采宜未泯,夫子风流今有声。 篇什高吟凤凰下,翰墨醉洒烟云生。 拨置簿书有余力,放意樽罍无俗情。 忠义非徒劝风俗,恺悌固可交神明。 余休比户得涵泳,嚚讼累岁皆澄清。 荐章交论付丞相,士行如此宜名卿。 江湖一见十年旧,谈笑相逢肝胆倾。 鹪鹩一枝亦自得,去矣黄鹄高飞鸣。

译文:

夜晚,我听闻陵阳峰上淅淅沥沥下起了雨,清晨起来,便看见宛溪里春水已涨至与岸齐平。 那装饰精美的游船啊,都不用双橹来划动,顺水而下,远行归家的客人满心欢喜地踏上这千里旅程。 杜牧那斐然的文采应该还未被人们遗忘,而您的潇洒风度如今也是声名远扬。 您高声吟诵着诗篇,就像是凤凰在高空中啼鸣;醉意中挥毫泼墨,那笔墨仿佛化作了缭绕的烟云。 您处理完繁琐的公文后还有余力,尽情地在酒杯之间放松自己,全无世俗的庸碌之情。 您秉持忠义,不只是劝勉了当地的风俗,您和蔼可亲的品德本就可以与神明相感通。 百姓们都能在您的德政下安享闲暇,多年来那些刁钻好讼的风气都被澄清。 众多的推荐文书纷纷交到丞相手中,像您这样的品行,本就应该成为有名的公卿。 我们在江湖中一见已是十年的旧相识了,今日谈笑相逢,彼此都坦诚相待,毫无保留。 我就像那只求一枝栖息的鹪鹩,也能自得其乐,而您就像那振翅高飞的黄鹄,即将远走高飞,发出嘹亮的鸣声。
关于作者
宋代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