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 其三

韩公缀文辞,笔力乃天授。 并驱六经中,独立千载后。 谓为学可及,不觉惊缩手。 如天有日月,厥耀无与偶。 当之万象莹,所照百怪走。 此其自然光,万物安得有。 其人虽已殁,其气著星斗。 穷天破大惑,更觉功业久。 其余施诸小,未负风义厚。 当身止自善,所遇时则不。 致官九列齐,此理嗟亦苟。 去就惟用舍,士固无常守。 孔孟非其称,斗禄应未取。 惜哉天下才,甘受外物诱。

译文:

### 译文 韩愈先生撰写文章,那笔力简直是上天赋予的。他的文章能与六经并驾齐驱,在千年之后也卓然独立、无人能及。要是有人说韩愈的学问是可以赶得上的,我听了会不自觉地惊恐地缩回手来。 就好像天空中有太阳和月亮,它们的光辉无与伦比。它们照耀之下,世间万物都变得晶莹明亮,各种妖邪怪祟都纷纷逃窜。这是它们自然散发的光芒,世间万物哪里能拥有呢? 韩愈先生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气概就像星辰般闪耀。他穷尽天地之理,破除了许多重大的疑惑,更让人觉得他的功业能流传久远。他用这样的才学处理一些小事,也从未辜负高尚的道义。 他自身能独善其身,只是所遭遇的时代不太好。他做到位列九卿的高官之位,说起来这其中的道理也实在有些勉强。他的去留只取决于朝廷是否任用他,读书人本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操守。要是不能和孔子、孟子相提并论,那微薄的俸禄他应该是不会接受的。 可惜啊,像他这样的天下大才,却甘心受到身外之物的诱惑。 ### 解析 曾巩这首诗是对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高度赞扬与感慨。诗中极力推崇韩愈文章的笔力,将其与六经相提并论,强调其不可企及的文学地位。同时,肯定了韩愈的精神气概和功业,认为他能破惑解惑,影响深远。但最后也流露出对韩愈出仕、追求官位的惋惜,觉得以他的才学和品格,不应受外物诱惑而满足于世俗的功名利禄。
关于作者
宋代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