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租

耕耨筋力苦,收刈田野乐。 乡邻约来往,樽酒追酬酢。 生涯给俯仰,公敛忘厚薄。 胡为此岁暮,老少颜色恶。 国用有缓急,时议废量度。 内外奔气势,上下穷割剥。 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 陂湖蹙埃𡏖,禾黍死硗确。 众期必见省,理在非可略。 谓须倒廪赈,讵止追租阁。 吾人已迫切,此望亦迂邈。 奈何呻吟诉,卒受鞭棰却。 宁论救憔悴,反与争合龠。 问胡应驱迫,久已罹匮涸。 计须卖强壮,势不存尪弱。 去岁已如此,愁呼遍郊郭。 饥羸乞分寸,斯须死笞缚。 法令尚修明,此理可惊愕。 公卿饱天禄,耳目知民瘼。 忍令疮痍内,每肆诛求虐。 但忧值空虚,宁无挺犁镢。 暴吏理宜除,浮费义可削。 吾卧避嚣喧,兹言偶斟酌。 试起望遗村,霾风振墟落。

译文:

农民们在田间耕地除草,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吃尽了苦头。不过到了收获的季节,在田野里收割庄稼,又充满了喜悦。乡邻们相互约定着往来,摆上酒杯,相互敬酒酬答,一片欢乐祥和。 平日里的生活,还能勉强维持生计,大家也不太在意官府征收赋税的多少。可为什么到了今年年末,老老少少都面色愁苦呢? 国家的用度有紧急和不紧急之分,可如今的政策却不顾常理。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追逐权势,从上到下对百姓进行着残酷的剥削。 今年整个夏天都干旱,万里晴空,烈日像火一样灼烧着大地。池塘湖泊都干涸得只剩下一层尘土,庄稼在贫瘠的土地上旱死了。 大家都期望官府能够了解百姓的困境,这种情况明显不能被忽视。大家觉得官府应该打开粮仓赈济百姓,而不只是暂停征收租税。 我们百姓的生活已经到了万分急迫的地步,可这样的期望也显得那么遥远。无奈之下,大家呻吟着向官府诉说疾苦,最终却只换来一顿鞭打。 官府根本不管百姓的憔悴困苦,反而还和百姓争夺那一点点粮食。问他们为什么还要逼迫百姓交租,他们说百姓早就该交,因为已经拖欠很久了。 现在的情况是,百姓不得已只能卖掉家中的壮劳力,而那些瘦弱的老弱病残根本无法存活。去年就已经是这样的惨状了,痛苦的呼喊声在城郊四处回荡。 饥饿瘦弱的百姓只乞求能得到一点点粮食活命,可转眼间就可能被打死或绑起来。 如今法令还算修明,可这种事情真让人惊愕。那些公卿大臣们享受着丰厚的俸禄,他们的耳目应该能了解百姓的疾苦。 怎么忍心让百姓在痛苦中煎熬,还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残酷的搜刮呢?他们只担心百姓被搜刮得一无所有后会反抗,难道就不明白百姓被逼急了会拿起犁耙反抗吗? 那些残暴的官吏应该被铲除,那些不必要的浪费也应该削减。我躺在床上躲避着外面的喧嚣,偶然思考这些事情才写下这些话。 试着起身眺望那破败的村庄,狂风卷起尘土,吹过荒芜的村落。
关于作者
宋代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