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寇

衡湘有寇未诛剪,杀气凛凛围江浔。 北兵居南匪便习,若以大舶乘高岑。 伧人操兵快如鹘,千百其旅巢深林。 超突溪崖出又伏,势变不易施戈镡。 能者张弓入城郭,连邑累镇遭驱侵。 群党争夸杀吏士,白骨弃野谁棺衾。 貔貅数万直何用,月费空已逾千金。 楚为贫乡乃其素,应此调发宁能禁。 捷如马援不得志,强曳两足登嵚崟。 乌蚁睢盱倚岩险,此虏难胜端非今。 较然大体著方册,唯用守长怀其心。 祝良张侨乃真选,李瑑道古徒为擒。 呜呼庙堂不慎择,彼士龊龊何能任。 大中咸通乃商鉴,养以岁月其忧深。 愿书此语致太史,献之以补丹扆箴。

译文:

在衡州和湘州一带,有贼寇尚未被剿灭,那肃杀的气息凛冽地笼罩着江边之地。北方的士兵驻守在南方,对这里的环境和作战方式并不熟悉,这就好像是用巨大的船只去攀登高耸的山峰一样,难以施展。 那些粗野的贼人操起兵器,行动敏捷得如同鹘鸟一般,他们成百上千人聚集在一起,盘踞在幽深的树林里。他们在溪谷山崖间忽隐忽现,时而突然出击,时而又潜伏起来,这种多变的态势让官军很难施展兵器去对付他们。 那些狡黠的贼寇甚至敢张弓搭箭冲进城镇,接连不断地侵扰各个城邑和市镇。他们的党羽们还争着吹嘘自己杀害了多少官吏和士兵,只留下白骨抛弃在荒野,都没有人给他们收殓入棺。 朝廷派遣了数以万计像貔貅一样勇猛的军队,可这些军队又有什么用呢?每个月白白耗费的钱财已经超过了千金。 楚地向来就是贫困的地方,哪里承受得住这样频繁的征调呢?那些将领们即便像马援那样有才能,也难以得志,只能艰难地拖着双脚攀登险峻的山峰去作战。 那些贼寇就像乌蚁一样,靠着险峻的岩崖,狂妄地瞪着眼睛,这种贼寇难以战胜可不是现在才有的情况。 从历史典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付他们的办法,关键在于任用贤能的地方长官去收服他们的人心。像祝良、张侨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合适的人选,而李瑑、道古之流却只能被贼寇擒获。 唉!朝廷在选拔人才时不慎重,那些猥琐拘谨的人怎么能担当大任呢?唐朝大中、咸通年间的教训就是很好的借鉴,如果长期这样养痈遗患,忧患会越来越深。 我希望把这些话写下来交给史官,把它献给朝廷,作为补正皇帝过失的箴言。
关于作者
宋代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