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南古原行数里,忽见峻岭横千寻。 谁开一径破苍翠,对植松柏何森森。 危根自迸古崖出,老色不畏莓苔侵。 修竹整整俨朝士,下荫石齿明如金。 遂登半岭望城郭,但见积霭萦江浔。 冈陵稍转露楼阁,沙莽忽尽横园林。 秋光已逼花草歇,寒气况乘岩谷深。 我驰轻舆岂知倦,倏忽遂觉穷嵚崟。 龙门谁来此中凿,玉简不记何年沉。 泉声可听真众籁,泉意欲写无瑶琴。 斗回地势平如削,𫁂䅉百顷黄差参。 横开三门两出路,却立两殿当崖阴。 深廊千步抵岩腹,桀木万本摩天心。 碑文磊嵬气不俗,笔画缥缈工非今。 世传仙人家此地,天风泠泠吹我襟。 今人岂解不老术,可怪绿发常盈簪。 根源分明我能说,一室倾里输琅琳。 相高既不拥耒耜,方壮又不持戈镡。 我丁𫐘轲岂暇议,直喜虚旷开烦襟。 清谣出口若先构,白酒到手无停斟。 山人执袂与我语,留我馈我山中禽。 玲珑当窗急雨洒,窈窕隔溪孤笛吟。 未昏已移就明烛,病骨夜宿添重衾。 神醒气王目无睡,到晓独爱流泉音。 起来身去接尘事,片心未省忘登临。
游麻姑山
译文:
在军城南部的古老原野上前行数里,忽然看见一座高耸入云的峻岭横在眼前。
是谁开辟出一条小径,穿透那一片苍翠?小径两旁种植的松柏,是多么茂密阴森。
那松柏盘曲的根须从古老的山崖中自行伸展而出,历经岁月的沧桑,那古朴的颜色丝毫不惧莓苔的侵蚀。
修长的竹子整齐排列,就像庄重严整的朝廷官员,它们的树荫下,石头闪烁着如金子般的光芒。
我登上半岭回头眺望城郭,只见层层云雾萦绕在江边。
山冈和丘陵渐渐转换,露出了楼阁的影子;沙滩和荒野忽然到了尽头,一片园林横在眼前。
秋意渐浓,花草已经开始凋零,更何况这岩谷幽深,寒气愈发逼人。
我坐着轻便的马车疾驰,哪里会觉得疲倦,转眼间就到了山势险峻之处。
不知道是谁在这山中凿出了像龙门一样的景象,也不知记载此事的玉简在何年沉入了水底。
泉水的声音悦耳动听,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各种美妙声响,可我想把这泉水的意韵写下来,却没有瑶琴来抒发。
地势陡然回转,变得平坦如刀削一般,百顷稻田里的庄稼参差不齐,金黄一片。
这里横向开了三道门,有两条出路,两座殿堂背靠着山崖的阴影而立。
长长的回廊有千步之长,一直延伸到岩谷的深处,无数高大的树木直插云霄。
碑上的文字气势不凡,那笔画飘逸灵动,技艺绝非当今之人可比。
世人传说仙人就居住在这里,清凉的天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衣襟。
如今的人哪里懂得长生不老的法术,可奇怪的是这里的人常常满头乌发。
我能清楚地说出其中的根源,他们不从事农耕,壮年时也不持兵器征战。
我自己命运坎坷,哪有闲暇去议论这些,只高兴这空旷的地方能让我烦闷的心胸豁然开朗。
清新的歌谣自然地从我口中唱出,仿佛事先就构思好了一样,美酒到手,我不停地斟饮。
山中的人拉着我的衣袖和我交谈,挽留我,还送我山中的禽鸟。
玲珑的雨点敲打着窗户,隔着小溪,传来悠扬的笛声。
天色还未昏暗,我就点上了蜡烛,体弱多病的我夜里睡觉时又添了一层被子。
我神清气爽,毫无睡意,直到天亮,我独爱那流淌的泉水声。
起身之后又要去面对尘世的琐事,但我的心却还没有忘记这一次的登山游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