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工不拣势厚薄,染成庭内花梢红。 反拘簿书似机械,不得醉倒眠绿丛。 君时马首正南走,假有樽酒何由同。 馨香蜂蝶似相让,颜色开落输东风。 公余徘徊独遶树,空有叹恨不可穷。 君虽不见红紫落,亦有惆怅环胸中。 作诗寄我忆花意,句老与古争彊雄。 其间摸写景如画,烂熳一片春颜容。 乃知诗家有刀尺,裁翦自夺阴阳功。 诵诗酌酒无厌已,韵险强续惭非工。
次韵和酬隠直忆花见寄之作
译文:
春天的造化之神才不管权势大小、地位高低呢,它把庭院里的花枝都染成了红色。
可我却被官府的文书所束缚,像个机械人一样忙个不停,没办法醉倒在那翠绿的花丛之中好好享受春光。
那时你正骑马往南方赶路,就算有美酒,又怎么能和我一同畅饮呢?
花香四溢,引得蜂蝶仿佛在相互礼让着来采蜜;花朵的开放与凋谢,都得听从东风的安排。
公务之余,我独自在花树旁徘徊,心中的叹恨简直无穷无尽。
你虽然没亲眼看到这些红紫花朵的飘落,但想必也有惆怅之情萦绕在心中。
你作诗寄给我,表达对花的思念之意,诗句古朴苍劲,能与古人争个高下。
诗中描绘的景色就像画一样美,一片烂漫,尽显春天的容颜。
由此可知,诗家手中好像有把神奇的刀尺,裁剪出的诗句能夺过阴阳造化之功。
我诵读着你的诗,饮着美酒,怎么都不会厌烦。只是你这诗韵奇险,我勉强续写,实在惭愧自己写得不够精巧。
关于作者
宋代 • 黄庶
黄庶(一○一九~一○五八),字亚夫(或作亚父),晚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父。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时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后历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同上书)。以其诗文及交游事迹考之,初幕长安,庆历末徙凤翔,旋随宋祁幕许州。后随晏殊重幕长安。皇祐三年(一○五一),又改幕许州,受知于文彦博。五年,文彦博徙知青州,辟庶为通判(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官师志》)。至和中,摄知康州。嘉祐三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事见《黄氏金字牒谱》。曾自编《伐檀集》,《宋史·艺文志》著录《黄庶集》六卷,已佚。今仅存《伐檀集》二卷,卷上为诗。 黄庶诗,以明嘉靖六年乔迁订补本《伐檀集》(《山谷全集》附刻)为底本(藏江西省图书馆,有叶德辉亲笔跋),校以清乾隆缉香堂本(简称缉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同治南城宜秋馆据明滇中李友梅本校刊本(简称宜本),清光绪黄菊秋翻刻《山谷全书》附刻本(简称黄本)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