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闻角

角本金鼓俦,独主昏晓色。 日收云气黄,月斜霜露白。 征夫朝夕闻,泪落甲铠黑。 时平腐橐鞬,白首眼不识。 严城重启闭,不废角人职。 老农鼓腹听,安识天子德。

译文:

号角原本和金鼓是同类的乐器,却独自掌管着清晨与黄昏的时光。 白天,云气逐渐消散,天空呈现出一片昏黄;夜晚,月亮倾斜,大地被霜露染成一片银白。 出征在外的士兵早晚都能听到号角声,那声音引得他们泪水潸潸,把铠甲都浸湿变黑了。 在太平的年代,箭袋和弓套都被闲置腐朽,那些一辈子没经历过战争的人,直到头发花白都没见过真正的战争场景。 威严的城门依旧按时开启和关闭,吹号角的人也依然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老农民吃饱了肚子,悠然地听着号角声,他们哪里能真正体会到天子让天下太平的恩德呢。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庶

黄庶(一○一九~一○五八),字亚夫(或作亚父),晚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父。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时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后历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同上书)。以其诗文及交游事迹考之,初幕长安,庆历末徙凤翔,旋随宋祁幕许州。后随晏殊重幕长安。皇祐三年(一○五一),又改幕许州,受知于文彦博。五年,文彦博徙知青州,辟庶为通判(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官师志》)。至和中,摄知康州。嘉祐三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事见《黄氏金字牒谱》。曾自编《伐檀集》,《宋史·艺文志》著录《黄庶集》六卷,已佚。今仅存《伐檀集》二卷,卷上为诗。 黄庶诗,以明嘉靖六年乔迁订补本《伐檀集》(《山谷全集》附刻)为底本(藏江西省图书馆,有叶德辉亲笔跋),校以清乾隆缉香堂本(简称缉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同治南城宜秋馆据明滇中李友梅本校刊本(简称宜本),清光绪黄菊秋翻刻《山谷全书》附刻本(简称黄本)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