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鲙

秋风莼鱼肥,兔罝馋涎落。 溪友入昼梦,但苦青衫缚。 落日渡河水,食指相悟觉。 宿夕治鲙具,共作泛舟约。 网罟遮青答,老鳟荐丝臛。 玉软饱下筯,坐视肴果恶。 酒薄如疲兵,对此得卫霍。 回首食五鼎,适意均一乐。 人间军须后,甑釜有藜藿。 甘鲜岂敢事,聊此慰寂寞。

译文:

秋风起的时候,莼菜鲜嫩,鱼儿肥美,这景象就像看到了美味的兔罝(一种美食),让人馋得口水直流。 和我一样住在溪边的朋友,在白天的睡梦中也惦记着这美味,只是苦于被这卑微的官职所束缚。 夕阳西下,我在渡河的时候,食指突然一动,似乎有了某种预感。 头天晚上就准备好了制作生鱼片的器具,还和朋友们相约一起乘船去捕鱼。 我们用网在那青青的芦苇间捕捞,捕到了老鳟鱼,将它做成了精美的生鱼片。 那生鱼片软嫩如玉,我尽情地大快朵颐,再看看旁边摆着的其他菜肴和水果,就觉得它们实在是太差劲了。 这酒淡得就像疲惫的士兵,没有什么劲头,可面对着这美味的生鱼片,感觉像是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名将为我助阵一般畅快。 回首想想那些享用五鼎食(形容富贵人家的奢华饮食)的人,其实和我此刻快意品尝美食的感受是一样的快乐。 如今这世间,在满足了军队的需求之后,百姓家中的锅灶里常常只有野菜。 我哪里还敢一味地追求珍馐美味呢,姑且这样吃点美味,来慰藉我这寂寞的生活吧。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庶

黄庶(一○一九~一○五八),字亚夫(或作亚父),晚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父。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时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后历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同上书)。以其诗文及交游事迹考之,初幕长安,庆历末徙凤翔,旋随宋祁幕许州。后随晏殊重幕长安。皇祐三年(一○五一),又改幕许州,受知于文彦博。五年,文彦博徙知青州,辟庶为通判(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官师志》)。至和中,摄知康州。嘉祐三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事见《黄氏金字牒谱》。曾自编《伐檀集》,《宋史·艺文志》著录《黄庶集》六卷,已佚。今仅存《伐檀集》二卷,卷上为诗。 黄庶诗,以明嘉靖六年乔迁订补本《伐檀集》(《山谷全集》附刻)为底本(藏江西省图书馆,有叶德辉亲笔跋),校以清乾隆缉香堂本(简称缉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同治南城宜秋馆据明滇中李友梅本校刊本(简称宜本),清光绪黄菊秋翻刻《山谷全书》附刻本(简称黄本)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