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卧蓬荜,柴门昼方开。 邑官刘与李,马蹄破苍苔。 林居厌蛙黾,喜振敝席埃。 见此六翮姿,茅荆共徘徊。 我欲驻车辙,蔬果倾旧醅。 山花恨未饶,无以助酒杯。 今古饱夜话,痛饮胜百回。 春风旌旆满,匏瓜去难陪。
谢刘簿李尉见访
译文:
我平日里在这简陋的茅屋中与诗书相伴,白天的时候柴门才刚刚打开。
这时,两位官员刘君和李君骑着马前来拜访,马蹄踏破了苍苔。
我久居山林,听厌了青蛙的叫声,你们的到来就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我这破旧席子上的灰尘,让我满心欢喜。
看着你们就如同看到了拥有强健羽翼的飞鸟,英姿不凡,我和你们一同在这茅屋前的荆条旁徘徊交谈。
我想要挽留你们的车马,用家中的蔬果和旧年的美酒来招待你们。
只可惜山间的花朵不够繁盛,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佐酒。
我们彻夜长谈,从古至今,谈天说地,畅快地饮酒,这比喝上百次酒还要让人痛快。
待到春风吹拂,到处都是飘扬的旌旗,你们就要奔赴各自的前程,我就像那系着的匏瓜一样无法陪伴你们前行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黄庶
黄庶(一○一九~一○五八),字亚夫(或作亚父),晚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父。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时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后历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同上书)。以其诗文及交游事迹考之,初幕长安,庆历末徙凤翔,旋随宋祁幕许州。后随晏殊重幕长安。皇祐三年(一○五一),又改幕许州,受知于文彦博。五年,文彦博徙知青州,辟庶为通判(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官师志》)。至和中,摄知康州。嘉祐三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事见《黄氏金字牒谱》。曾自编《伐檀集》,《宋史·艺文志》著录《黄庶集》六卷,已佚。今仅存《伐檀集》二卷,卷上为诗。 黄庶诗,以明嘉靖六年乔迁订补本《伐檀集》(《山谷全集》附刻)为底本(藏江西省图书馆,有叶德辉亲笔跋),校以清乾隆缉香堂本(简称缉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同治南城宜秋馆据明滇中李友梅本校刊本(简称宜本),清光绪黄菊秋翻刻《山谷全书》附刻本(简称黄本)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