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雪一尺,朝扉失南山。 坐喜疾疫消,敢避衣褐单。 关中西征后,所向𫗴粥悭。 去年新钱敝,千里成雕残。 漫漫丰穰候,风俗开客颜。 秦人饱稼穑,共望仓廪宽。 幕府俸薄少,藜藿日满盘。 明年麦定好,慰喜聊加餐。
喜雪
译文:
在长安城中,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清晨打开门,眼前白茫茫一片,连南山的影子都看不见了。
我坐在屋内,满心欢喜,想着这场大雪或许能让疾病和瘟疫都消散。即便身上的粗布衣裳单薄,也丝毫不觉得寒冷、不愿躲避。
关中地区经历了西边的战事之后,所到之处连粥都很难见到。去年新铸造的钱币却贬值严重,整个地区千里之内一片凋敝残破的景象。
如今这纷纷扬扬的大雪,是丰收的好兆头啊!看到这景象,人们的脸上也都有了笑意,风俗民情似乎都变得欢快起来。
陕西的百姓们盼望着庄稼能有个好收成,大家都期望着粮仓能够满满当当。
我在幕府中任职,俸禄微薄,每日饭桌上只有野菜。不过想到明年麦子一定会有好收成,心里宽慰又欢喜,忍不住多吃了些饭。
关于作者
宋代 • 黄庶
黄庶(一○一九~一○五八),字亚夫(或作亚父),晚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父。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时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后历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同上书)。以其诗文及交游事迹考之,初幕长安,庆历末徙凤翔,旋随宋祁幕许州。后随晏殊重幕长安。皇祐三年(一○五一),又改幕许州,受知于文彦博。五年,文彦博徙知青州,辟庶为通判(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官师志》)。至和中,摄知康州。嘉祐三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事见《黄氏金字牒谱》。曾自编《伐檀集》,《宋史·艺文志》著录《黄庶集》六卷,已佚。今仅存《伐檀集》二卷,卷上为诗。 黄庶诗,以明嘉靖六年乔迁订补本《伐檀集》(《山谷全集》附刻)为底本(藏江西省图书馆,有叶德辉亲笔跋),校以清乾隆缉香堂本(简称缉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同治南城宜秋馆据明滇中李友梅本校刊本(简称宜本),清光绪黄菊秋翻刻《山谷全书》附刻本(简称黄本)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