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得笛竹簟因成诗

八尺枯冰簟一筒,小轩拂拭趣谁同。 樽前声负千杯月,窗下光赢一枕风。 易向曲肱增旧意,诗因仰看有新功。 蠹书围遶高眠处,梦与尘埃路不通。

译文:

我买来了一筒像八尺长、透着清冷寒意的笛竹做的竹席。在小轩窗边把这竹席仔细擦拭干净,可又有谁能和我一起享受这份雅趣呢? 在酒樽前,有了这竹席相伴,仿佛辜负了那能下千杯酒的明月良辰;在窗下,竹席散发着清凉的光,这凉意比枕着微风还要惬意。 我随意弯曲着胳膊,躺在竹席上,旧日的情思又涌上心头;仰望着窗外的景色,灵感突发,写诗也有了新的感悟和收获。 破旧的书籍围绕在我高卧睡眠的地方,我在这竹席上进入梦乡,这梦境与那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之路完全隔绝了。
关于作者
宋代黄庶

黄庶(一○一九~一○五八),字亚夫(或作亚父),晚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父。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时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后历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同上书)。以其诗文及交游事迹考之,初幕长安,庆历末徙凤翔,旋随宋祁幕许州。后随晏殊重幕长安。皇祐三年(一○五一),又改幕许州,受知于文彦博。五年,文彦博徙知青州,辟庶为通判(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官师志》)。至和中,摄知康州。嘉祐三年,卒于任所,年四十。事见《黄氏金字牒谱》。曾自编《伐檀集》,《宋史·艺文志》著录《黄庶集》六卷,已佚。今仅存《伐檀集》二卷,卷上为诗。 黄庶诗,以明嘉靖六年乔迁订补本《伐檀集》(《山谷全集》附刻)为底本(藏江西省图书馆,有叶德辉亲笔跋),校以清乾隆缉香堂本(简称缉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同治南城宜秋馆据明滇中李友梅本校刊本(简称宜本),清光绪黄菊秋翻刻《山谷全书》附刻本(简称黄本)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