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张吏目

咀霞嚼云香满髯,魏公之孙颜朱觇。 岚光染秋迸疏帘,哦诗屡秃霜毫尖。 岷峨清风飒帷幨,刮磨幽翳辉银蟾。 剖析不鬰雁鹜钳,或马骤畈迂衔箝。 鹿门烟萝扃𫔎严,猿鸟未许逃幽潜。 劲翮刷云不可淹,情曷能忘波涛渐。

译文:

这位张吏目仿佛在云霞间咀嚼,满嘴都散发着云霞的香气,他是魏公的后代,容颜红润如同被人窥视到的朱颜一般光彩照人。 秋天的山间岚光,透过稀疏的帘子透了进来,他专注地吟诗,一次次把毛笔的笔尖都写秃了。 他身上有着如岷峨山般的清风,在帐幕间飒飒作响,就像这清风能刮去黑暗,让那明月闪耀出光辉。 他分析问题毫不晦涩,不像被钳子夹住的鹅鸭一样无法畅言;有时候,他的思维又如同奔跑在田畈间的马,不受拘束。 他居住的地方就像鹿门山,烟雾缭绕、藤萝遍布,门户紧闭十分森严,就连猿猴和飞鸟都难以在这清幽隐蔽之处逃脱被他发现。 他就像有着强劲翅膀的鸟儿,能拂刷着云彩高飞,一刻也不愿停留。可他又怎么能忘记那如波涛般逐渐涌来的情感呢。
关于作者
宋代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隠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甆,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